曾经坑洼积水的巷道变身平整的沥青路,杂乱的电线“蜘蛛网”埋入地下管网,边角地改建为生态停车场……今年青阳县将背街小巷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对财贸巷、民政局宿舍等6处片区实施“微”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月17日清晨,70多岁的王奶奶拎着菜篮快速走过九子苑北侧巷道,新铺的沥青路面干净平坦。“以前这个小巷子的路面凹凸不平,长期排水不畅导致路面长满了青苔,我出门买菜都要小心翼翼地走。”王奶奶说,“现在即便下雨天也不会积水了,水都顺着管道流走了。” 傍晚时分,民政局宿舍楼附近十分热闹,大人们沿着新铺的透水沥青路散步,孩子们在宽阔平坦的路面上踩滑板车。居民李女士打开手机上的照片向笔者展示:“你看,这个小广场所在地原来是杂乱的菜地,现在装了休闲石凳、休闲椅,居民天天在这儿唠家常。”一旁的居民张先生也忍不住插话道:“以前这里到了晚上黑漆漆的,要打着手电筒走路,现在安装了路灯,晚上散步亮堂多了。” 据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全县计划改造背街小巷面积约4500平方米、新建雨污水管道约1公里、新建机动车停车位35个、非机动停车位20个,该县背街小巷将实现从“城市褶皱”到“幸福纽带”的蜕变。 这些浸润着民生温度的背街小巷改造,不仅串联起千家万户的烟火日常,更铺就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该县将持续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让每一条街巷都成为百姓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通讯员朱苏琴) |
凤阳临淮关镇长春社区:积分制引领文明新气象在凤阳县临淮关镇长春社区,一场以积分制为核心的文明新风尚正在悄然兴起社区创新推行文明积分管理机制,通过量化居民日常行为表现,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以前楼道里经常堆满杂物,现在大家都自觉保持整洁了社区居民王阿姨说自从实施积分制后,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等文明行为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或社区服务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积分制实施半年来,已累计发放积分卡200余张,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0余场通过小积分撬动大文明,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更促进了邻里关系和谐如今在长春社区,争积分、比文明已成为新时尚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完善积分管理制度,让文明新风吹进每家每户肥西县: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第八届中国名人马主30公里越野赛及12公里海滨耐力挑战赛即将拉开帷幕普京提出建最现代化武器系统 指核力量是俄主权保障中国马业协会蒙古马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内蒙古首府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