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6月30日宣布,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药品追溯码扫码结算制度,标志着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全面落地。 这一制度通过为每盒药品赋予唯一20位电子追溯码(即“数字身份证”),实现医保基金结算环节的实时验真监管,从源头遏制回流药、串换药、医保诈骗等行业乱象。 制度落地:三方协同构建全链条监管闭环 根据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需率先在最小销售单元标注追溯码,中药饮片可享受12个月过渡期。医保定点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通过扫码验证并实时上传数据至全国统一平台。技术薄弱地区可延期至2025年底完成系统改造。 公众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条码,可即时查询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轨迹。若发现非本人购买记录或重复结算信息,可通过12393专线举报。据国家医保局通报,湖南、安徽等13个试点省份已通过该机制拦截异常交易8.3万笔,追回违规医保资金5.1亿元。 战略升级:从基金安全到民生保障的三重价值 追溯码机制实现了医保监管模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医保局监控平台可实时阻断同一追溯码的二次结算,使“医保卡套现”“空刷盗刷”等骗保行为无所遁形。对消费者而言,扫码验真功能有效防范篡改批号、存储不当的回流药风险,据国家药监局通报,试点地区用药投诉率已下降35%。 医药产业亦迎来数字化转型红利。国药集团通过追溯码数据优化物流配送,渠道管理成本降低18%,问题药品召回效率提升80%。该机制正推动行业从“粗放销售”向“精准管理”升级。 长效保障:法治与技术双轨驱动监管革新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将追溯码异常记录纳入医保诈骗案件核心证据链。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7月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多起团伙倒卖集采药品案件均通过扫码数据锁定关键证据。国家药监局同步升级包装防伪标准,要求2026年起高风险药品采用“码盒一体化”不可逆标签,从物理层面杜绝篡改可能。 技术支撑体系同步强化。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具备日均处理超2亿条扫码数据的能力,为全品类药品监管奠定基础。“要加快构建‘企业赋码、机构验码、公众查码’的药品追溯管理体系,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让每一分‘救命钱’都花在刀刃上。”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中强调,将持续完善药品追溯码管理体系。 随着电子追溯体系落地,药品零售行业正迎来“阳光下的变革”。当每一盒药的流通轨迹均可追溯,传统监管盲区将被彻底消除,而消费者也将真正实现从“被动用药”到“主动溯源”的权益升级。这一制度的全面实施,既是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里程碑,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民生领域的深度实践。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沈思 |
滁州南谯区设立“说事日”家门口止纷争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赶集”学本领!粤百名乡村达人培训活动即将启动广东乡村网红们注意啦!一场别开生面的技能提升活动将于明日火热开启来自全省各地的百名乡村网络达人将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为期一天的充电之旅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相关部门精心策划,旨在帮助乡村网红提升专业技能培训内容涵盖短视频创作、直播带货、内容运营等多个热门领域,邀请业内资深导师现场授课参与者不仅能学到实用的运营技巧,还能获得与同行交流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乡村网红掌握新技能,带动当地特色产品推广”活动负责人表示据悉,培训结束后还将举办小型成果展示会,让学员们现场展示学习成果想了解更多活动详情?记得关注明日官方发布的最新动态!57款应用软件被点名!存在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等问题→工信部最新通报显示,多款APP因违规行为被列入整改名单这些应用主要涉及过度索取权限、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其中包括部分知名应用和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SDK)通报指出,相关APP运营者需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否则将面临应用商店下架等处罚措施此次检查覆盖了社交、工具、游戏等多个领域的移动应用程序,重点整治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强制频繁索取权限等突出问题据了解,部分被通报APP存在未经用户同意私自收集位置信息、通讯录等敏感数据的行为,还有的应用存在强制用户开启非必要权限等问题工信部提醒广大用户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谨慎授权APP权限目前,相关APP运营方正在按要求进行整改工信部将持续加强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力度,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广西柳州境内柳江流域锑含量超标 肇庆和云浮两市紧急启动环境突发事件三级响应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