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至2024年12月,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28.20万件。2021年以来,环境资源一审案件呈现持续下降态势,人民法院促推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这是记者5日从在贵州贵阳举行的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司法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主题论坛上了解到的。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在论坛上介绍,全国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400余个,其中专门化环境资源法庭8个,1700余家法院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由专门审判机构审理,中国已成为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覆盖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国家。 据了解,在健全法律适用规范体系方面,最高法制定、修订环境污染犯罪、生态环境侵权、环境公益诉讼等环境资源司法解释22件,发布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意见、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意见、服务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意见等规范性文件22件,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题指导性案例45件和典型案例48批457件,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环境资源参考案例350余件,持续加强裁判规则引领。 同时,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协同共治,促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秦岭山脉等重要生态区域法院分别签订司法协作协议,福建等十省区法院成立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联盟并发表武夷山宣言,携手提升系统保护水平。设立综合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1000余个,融合发挥审判、修复、教育、治理功能。 一个个案例生动呈现人民法院在审判同时助推完善生态修复——在盗割“古楠木王”环境公益诉讼案中,贵州法院创新发出全国首份古树救治令,责令被告人立缴楠木救治款,避免了因案件上诉、资金筹措而错过救治时机;重庆法院创新修复方式,利用建设的鱼类收容救护中心及时救治被捕受伤长江鲟,并判决行为人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铺设人工鱼巢,有效恢复珍稀特有鱼类栖息地,提升鱼类繁殖能力…… 在环境司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库收录4批45件中国环境司法案例和8部环境司法报告,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国环境司法制度和成功实践。如云南法院审理的绿孔雀预防性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被联合国评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典型案例。 |
首届清华未来立体通行挑战赛!元脑企智EPAI提供AI算法开发平台支持光宝前进SNEC PV+上海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 聚焦光耦合新能源应用 全面引领系统安全与效率升级新趋势金寨县青山镇:“多管齐下”紧抓农时促生产当前正值春耕夏种关键期,青山镇采取系列措施确保农业生产有序开展该镇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发放明白纸、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科学种植技术镇里还协调农资经营单位备足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确保供应充足同时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旱情,镇政府提前检修水利设施,疏通灌溉渠道各村成立抗旱服务队,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用水问题农技站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解答农户咨询此外,该镇还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通过示范田建设,带动周边农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目前全镇已完成春播面积3.2万亩,夏种工作正有序推进哥伦比亚突发连环爆炸事件!中国大使馆发布安全预警据最新报道,哥伦比亚境内近日接连发生多起恶性爆炸案件我国驻哥大使馆已第一时间发布紧急安全通告,提醒在哥中国公民加强防范爆炸事件发生在哥伦比亚多个地区,已造成人员伤亡当地安全部门正在全力调查案件详情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特别强调,在哥华人务必提高警惕,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使馆方面表示,将随时为在哥中国公民提供必要协助,并公布了24小时领事保护热线同时建议在哥同胞及时通过外交部12308小程序进行信息报备当涂县:绘就基层治理平安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