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假水”玩具消费提示,称监测到市面上部分“假水”玩具存在硼元素迁移量超标、包装标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家长及儿童对“假水”等具有潜在安全风险的玩具品类保持警惕。 勿接触DIY套装的硼砂原料 “假水”似水非水,又称“水晶泥”“史莱姆”,具有流动性,触感像凝胶,可随意捏揉、拍打、挤压,这样一款大人小孩都爱玩的“解压神器”却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假水”通常由聚乙烯醇(PVA)、硼砂和色素等成分制成,包装、色泽、形态和气味等方面与真正的食品饮料高度相似,容易让儿童误食,导致伤害事故发生。 省市监局建议,外包装设计(包括外形、印刷文字、图案等)高度模仿饮料、果冻等食品包装的“假水”玩具易导致儿童误判误食,需谨慎入手。同时,在儿童玩耍前,成人需要教导儿童该类玩具是不可食用的,玩耍过程中加强看护。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DIY手工类“假水”需自行将凝胶粉末(PVA为主)、清水、硼砂、色素等材料按比例混合搅拌。省市监局提醒,DIY手工套装的硼砂原料(如硼砂水)涉及高浓度化学物质,直接接触及配比操作有风险,建议优先规避。 儿童皮肤有破损的时候应避免长时间接触,同时避免儿童在玩耍中用手揉眼睛、摸口鼻、接触嘴巴。儿童接触“假水”后,应尽快用肥皂或流动水充分搓洗双手,彻底清除皮肤表面可能残留的化学物质。 查看产品标识及认证 省市监局介绍,玩具的标识一般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型号、适用年龄、产品执行标准编号、厂名、厂址、安全警示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所有国内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都应标明厂名、厂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并应用规范汉字标明。无生产厂厂名、厂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三无”玩具质量没有保障,消费者切勿购买。 消费者应选择执行标准为GB6675系列玩具强制性标准的“假水”玩具;检查包装是否有“不可食用”“避免接触眼睛”等警示标识,以及适用年龄范围,建议3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 部分“假水”产品套装中具有独立玩耍功能的塑胶或金属部件,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需获得CCC认证且必须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CCC认证标志。CCC认证相关信息可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网址:http://cx.cnca.cn)。如发现“三无”产品在售,消费者也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进行举报投诉。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张菲菲 通讯员粤市监 |
以色列警告真主党“保持克制” 黎南部局势再度紧张广东怀集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自驾游客在赛里木湖景区肆意碾压草甸,更有甚者在草地上玩起漂移特技据景区管理方透露,涉事人员已被移交执法部门依法处置铜陵市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助力社区治理升级该市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出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新路径当地组建了由党员、退休人员、大学生等构成的多元化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开展常态化服务在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这些红马甲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陵市创新建立了时间银行互助机制,志愿者可通过服务累积积分,兑换相应服务或实物奖励这种良性循环模式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已突破20万人各社区还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如邻里帮帮团周末课堂等项目广受好评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今日辟谣(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