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您及时出手,我和孩子的命可就都没了……”3月6日,在濉溪县百善镇百善村,伴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获救者将一面大红锦旗送到村民桑玉庭手中,并连声致谢。 锦旗上,“奋不顾身 舍己救人”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事情还要从3月3日说起。当天中午,正在附近水立方公园散步的桑玉庭,忽然听到隐约有呼救声从池塘里传来。他赶紧来到岸边,只见一名年轻女子,拽着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在五六米深的水里浮浮沉沉。形势危急,桑玉庭来不及多想,顾不上脱下厚厚的棉衣,径直跳进水中,一把拉住落水女子,用尽全身力气,将两人拖到岸边。看到两人冻得浑身哆嗦,桑玉庭拦下一辆过路的轿车,拜托车主将他们送到附近的浴池暖身。 值得一提的是,事发时,桑玉庭只顾得救人,手机也没来得及取出,掉进了池塘。眼见落水人员没有大碍,他才借用路人的电话,告知家人将自己接走。 获救女子姓丁,百善镇丁楼村人。据其介绍,当日,她驾驶电动三轮车,带着八岁的儿子在事发现场游玩。由于车辆没有熄火,孩子不小心碰到把手,车辆突然发动,带着他们娘俩,顺着陡坡一头栽进水里。事发后,经多方打听,得知救命恩人就是桑玉庭,她第一时间定制了锦旗,送上门来。 桑玉庭见义勇为的美名,很快传遍了全村,大家纷纷围观、点赞。“虽然有点后怕,但是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俺还是会挺身而出。”接过锦旗,面对众人的夸奖,朴实的桑玉庭如是说。(首席记者 肖干 通讯员 陈若奎 徐小娟) |
金寨县梅山镇:全民共筑安全墙 守护家园保平安“幼童独留家中饥饿难耐隔窗呼救”?民政部门发布情况说明→埇桥区三八街道金园社区:银发调解团纾解居民烦心事淮北市倡树新风让婚礼回归情感本质铜陵市积极推广枞阳腔校园传承铜陵市文化教育部门近日联合推出枞阳腔进校园专项活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在全市多所中小学展开试点,通过开设戏曲课程、组建学生社团等方式,让年轻一代接触并了解这一地方特色戏曲艺术枞阳腔作为安徽地方戏曲的重要流派,具有300多年历史,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展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此次进校园活动特别邀请当地老艺人担任指导,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确保传统技艺的原汁原味传承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未来还将举办校际展演、戏曲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