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谯区永乐社区,“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项目宛如一束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道路,也温暖着困境老人的心房。该项目以蔬菜种植实践基地为阵地,将劳动实践与心理疗愈相结合,成为南谯区文明实践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次又一次,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在劳动种植基地开展种植蔬菜活动,孩子们在泥土中播下蔬菜的种子,也种下对未来的憧憬。学校老师、热心居民也积极加入,耐心细致讲解蔬菜瓜果种植知识,传唱“二十四节气歌”。在劳动实践中,孩子们结合蔬果种植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田间,他们撸起袖子下地干活,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成长与力量。 当收获的季节到来,孩子们将亲手种植的蔬果精心采摘,带着灿烂的笑容和诚挚的心意,送到困境和孤寡老人手中。志愿服务队给辖区独居老人董奶奶送菜上门,看着老人脸上绽放出的惊喜与感动,孩子们的内心也被幸福填满。这一赠一接间,传递的不仅是新鲜的蔬果,更是满满的关爱与温暖。 除了劳动实践,“一米阳光”还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前不久,永乐社区开展未成年人反校园霸凌心理讲座,通过专业疏导,帮助孩子们正确认知情绪,掌握心理调节方法。针对性格内向的孩子,项目开设心理课堂,讲解面对校园霸凌如何沉着冷静应对。面对个别未成年人单独求助,志愿者老师进行“一对一”援手,帮孩子化解内心疙瘩。 从播种到收获,从被照顾者到关怀者,孩子们在“一米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小小践行者。自2022年成立以来,该项目已开展劳动实践活动120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验责任与担当,更让他们在关爱他人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记者 包增光 通讯员 董 超) |
从留白到传情,十五运奖牌变身会发声的纪念这些承载荣耀的奖牌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它们不再只是冰冷的金属制品,而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设计者巧妙地将情感元素融入其中,让每一枚奖牌都能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当运动员们站上领奖台时,他们捧起的不再是简单的荣誉象征,而是一段可以触摸的记忆这些奖牌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记录着赛场上的激情瞬间,传递着体育精神的永恒价值这种创新设计打破了传统奖牌的局限,让静态的奖牌拥有了动态的表达能力它们就像会说话的精灵,用独特的方式诉说着运动员的拼搏历程,见证着体育盛会的精彩时刻马术名将华天摘得赛季首金国产马1800米满闸开赛!“众里新月”反超“突如其来”夺冠防蚊产品国家标准:驱蚊酯与避蚊胺优劣对照Z世代端午消费报告:汉服租赁增长300%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