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6月30日宣布,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药品追溯码扫码结算制度,标志着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全面落地。 这一制度通过为每盒药品赋予唯一20位电子追溯码(即“数字身份证”),实现医保基金结算环节的实时验真监管,从源头遏制回流药、串换药、医保诈骗等行业乱象。 制度落地:三方协同构建全链条监管闭环 根据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需率先在最小销售单元标注追溯码,中药饮片可享受12个月过渡期。医保定点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通过扫码验证并实时上传数据至全国统一平台。技术薄弱地区可延期至2025年底完成系统改造。 公众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条码,可即时查询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轨迹。若发现非本人购买记录或重复结算信息,可通过12393专线举报。据国家医保局通报,湖南、安徽等13个试点省份已通过该机制拦截异常交易8.3万笔,追回违规医保资金5.1亿元。 战略升级:从基金安全到民生保障的三重价值 追溯码机制实现了医保监管模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医保局监控平台可实时阻断同一追溯码的二次结算,使“医保卡套现”“空刷盗刷”等骗保行为无所遁形。对消费者而言,扫码验真功能有效防范篡改批号、存储不当的回流药风险,据国家药监局通报,试点地区用药投诉率已下降35%。 医药产业亦迎来数字化转型红利。国药集团通过追溯码数据优化物流配送,渠道管理成本降低18%,问题药品召回效率提升80%。该机制正推动行业从“粗放销售”向“精准管理”升级。 长效保障:法治与技术双轨驱动监管革新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将追溯码异常记录纳入医保诈骗案件核心证据链。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7月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多起团伙倒卖集采药品案件均通过扫码数据锁定关键证据。国家药监局同步升级包装防伪标准,要求2026年起高风险药品采用“码盒一体化”不可逆标签,从物理层面杜绝篡改可能。 技术支撑体系同步强化。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具备日均处理超2亿条扫码数据的能力,为全品类药品监管奠定基础。“要加快构建‘企业赋码、机构验码、公众查码’的药品追溯管理体系,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让每一分‘救命钱’都花在刀刃上。”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中强调,将持续完善药品追溯码管理体系。 随着电子追溯体系落地,药品零售行业正迎来“阳光下的变革”。当每一盒药的流通轨迹均可追溯,传统监管盲区将被彻底消除,而消费者也将真正实现从“被动用药”到“主动溯源”的权益升级。这一制度的全面实施,既是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里程碑,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民生领域的深度实践。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沈思 |
网传武夷山游客遭银环蛇咬伤身亡?官方辟谣:严重失实|真相调查近日,一则关于女性游客在武夷山景区被剧毒银环蛇咬伤后不幸身亡的消息在网络流传针对这一传言,武夷山市有关部门迅速展开核查,并于今日发布正式声明:该消息与实际情况存在重大出入,属于不实信息据武夷山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全面排查景区监控记录和医疗救治档案,近期并未发生游客被毒蛇咬伤致死事件景区安全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确实存在多种蛇类,但银环蛇在该区域分布极少,多年来从未发生过银环蛇伤人事件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指出,武夷山景区设有专业防护设施,并定期开展防蛇知识宣传游客如遇突发情况,可通过遍布景区的紧急呼叫系统获得救助景区医疗站配备有抗蛇毒血清等急救药品,能够及时处理各类意外伤害网信部门提醒广大网民,对于未经证实的网络传言要保持理性判断,不轻信、不传播同时呼吁各网络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谣言源头展开调查2021年度天津青少年马术系列赛首站比赛即将在兆天马术俱乐部拉开帷幕高考物理考得如何?“计算量大”,历史有篇小论文印象深南谯区:文明实践助力健康生活0.01秒时差!孙瑞璟赢得长三角马术青少年联赛80CM级别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