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疆喀什的拜合提妮萨·麦麦提是一位新手妈妈。4个多月前,她腹中的胎儿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发生错位,如果不能在分娩早期尽快进行手术干预,婴儿将随时有生命危险! 拜合和丈夫马俊一度陷入绝望,而在约5000公里外的广东深圳,有一群人为这场紧急救援全力以赴,从产妇转运到新生儿手术,完成了一场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 “我相信深圳!” 今年2月,拜合和丈夫马俊正憧憬着小生命的到来。 然而,在一次产检中,胎儿被确诊为“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这意味着胎儿的两条生命主干道——主动脉和肺动脉,位置发生了错位,其结果就是大部分氧气只能在肺部循环,只有少部分通过动脉导管进入体循环来供应全身器官的氧气需要。 孩子随时有生命危险。听到这个消息,拜合崩溃了,止不住地落泪,“从来没有想过会遇到这种情况”。这是她第三次怀孕,此前两次意外流产让全家人对来之不易的小生命倍加珍视。 面对未出生就患病的孩子,拜合和丈夫马俊决定振作起来“搏一把”:拼尽全力救孩子!但由于救治难度极大,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拜合和家人只能辗转多地进行检查和求医。 一筹莫展之际,马俊想到喀什是深圳对口支援的城市,于是找到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援疆干部寻求帮助。喀什市人民医院院长焦洋(深圳市儿童医院援疆专家)得知后,主动联系马俊了解情况。 在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喀什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的配合下,救治方案最终确定:孕妇到深圳生产,生产后孩子直接转运到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这是首例在喀什胎儿宫内转运到深圳的救治案例。 然而喀什到深圳飞行时间约6小时,对孕妇及胎儿来说都是严峻挑战。短暂犹豫后,拜合决定去深圳!“我相信深圳会给宝宝最好的治疗!” △拜合和马俊 跨越山海,完成一场生命接力 从决定产妇转运的那一刻起,一场生命的接力开启了。 由于拜合已经处于孕中晚期,飞机上气压的变化,孕妇的紧张、劳累,都容易导致胎膜早破。为了保障转运过程安全,深圳援疆支医队协调支持,援疆医生全程陪同,5月10日,拜合和家人顺利搭乘航班从喀什飞往深圳。 当飞机缓缓降落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拜合心中忐忑难安:第一次到陌生的城市、家人不会说普通话……但所有顾虑在舱门打开的瞬间化为乌有,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团队早已在廊桥尽头守候,“别担心,一切都安排好了。” 回忆起那个瞬间,拜合满是感动:“一下飞机就看到医护团队,还给我们在离医院最近的地方安排好租房,心马上就定了。” 6月4日,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拜合顺利产下一名六斤八两的男婴。那一刻,激动的泪水滑过她的脸颊。“医生把宝宝抱到我身旁,让我亲了他一下,我满脑子都是宝宝一定要平安挺过手术。” △拜合第一次见到宝宝 随后,婴儿在稳定状态下被移交给早已等候的深圳市儿童医院团队,这场生命的交接在几分钟内无缝完成。 “宝宝在我身边,我就满足了” 6月9日是婴儿接受心脏修复手术的日子。而出生五天的婴儿,心脏只有核桃般大小,主动脉和肺动脉也就6-7毫米,冠状动脉不超过2毫米,在如头发丝一样的血管上进行手术,难度可想而知。深圳市儿童医院特别协调了心外科顶尖专家主刀。 △婴儿转入新生儿科 一大早,拜合就赶到医院,目送婴儿进入手术室。手术持续了不到5个小时,这是拜合度过的最漫长的时间。 当天下午两点左右,手术顺利结束。那一刻拜合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四个多月的压力、焦虑、紧张、担忧都消散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只能一直给自己和宝宝打气加油,一直坚信会有好的结果。” 手术后不到两周,婴儿就顺利康复出院。后续,只需在满月、三个月以及一岁时进行复查。拜合夫妇的求医路,终于抵达温暖的终点。 夫妻俩给孩子取名马吉德,寓意着积德行善、品德高尚,把这份跨越山海的爱心延续、传递。“等孩子长大了,一定要带他去深圳,当面感谢救他的医护人员们!”马俊说。 6月26日,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再次启动接力,护送拜合母子平安返回喀什。飞机上,看着熟睡在身边的孩子,拜合心里感到无比开心:“宝宝平安健康地在我身边,我就很满足了。” △拜合一家三口 从新生到重生,这是小吉德的奇迹,但也不是小吉德一个人的奇迹。从喀什到深圳,大约5000公里的航线上,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支医队在两年间已经完成了两百多次这样的生命接力。生命在这场跨越山海的接力中,绽放出最美的模样。 |
金寨县青山镇:真情服务温暖特困老人心为切实保障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青山镇多措并举开展关爱探访工作该镇组织民政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成立专业服务队伍,定期走访独居、空巢、失能等困难老人家庭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台账针对不同老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帮扶措施,包括代买生活物资、协助就医、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该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帮扶工作通过开展节日慰问、健康义诊等活动,让特殊困难老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将持续完善探访关爱服务机制,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青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35岁成主力军!粤首批长期护理师持证上岗近日,广东省首批长期照护专业人员完成培训考核,正式获得从业资格证书值得关注的是,这批持证人员的平均年龄仅为35岁,展现了这一新兴职业的年轻化趋势这批学员经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掌握了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在内的全方位照护技能他们将在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的长期护理服务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长期照护师这一新兴职业正迎来发展机遇首批持证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既保证了服务队伍的专业性,又为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未来,广东省将持续完善培训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长期照护人才“小巨人”如何撑起机器人大产业?广东利元亨副董事长卢家红表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视野刘伟: 凡人善举传递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