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引导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居民移风易俗,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金寨县梅山镇通过示范带动、多元宣传和长效引导,推动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理念深入人心。 先锋引领,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各村(社区)积极行动,组建一支由无职党员、村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经办人员、红白理事会成员组成的宣讲队伍。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移风易俗的宣讲工作中。红村社区无职党员王永林结合身边典型案例,讲述“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旧俗带来的沉重人情负担,积极呼吁群众自觉抵制“无事酒”“面子宴”,推动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共识;南水村党支部书记运用“板凳会”宣讲模式,以村民身边案例为切口,直击“家园脏乱”痛点,将“抵制家园脏乱”与“减轻生活负担”挂钩,号召村民从“房前屋后三包”做起,推行“垃圾日日清、农具入棚放、庭院周周扫”行动,带动全村80%家庭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清洁宜居”共识在板凳碰撞声中愈发响亮。 多元宣传,线上线下凝聚共识。各村(社区)创新构建“入户动员+阵地深耕+多维创新”三位一体宣传体系,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全域渗透、全民知晓。社区工作者与无职党员组成志愿小队进行入户走访,累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十抵制十提倡手册》1000余份,采取“案例讲解+条款对照”方式,重点解读“抵制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抵制高价彩礼、提倡婚俗新风”等高频条款。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小区纳凉亭等场所,举办“移风易俗大家谈”活动10余场,并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邀请在场的居民分享自己身边的文明故事,真正实现“文明故事口口相传,新风行动家家参与”。 文明生根,长效机制护航新风。为巩固宣传成效,镇域内32个村(社区)通过建立“监督+激励+自治”长效机制。每个季度通过移风易俗“红黑榜”,对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的村民给予文明新风积分奖励,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劝导,极大地调动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并组建由老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等构成的红白理事会,同步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宴席规模、礼金上限、烟酒标准等细则,让文明新风成为群众自觉行动。2025年一季度,梅山镇文明新风积分超市共发放积分52400分,评出红榜343户、黑榜10户。 梅山镇以“移风易俗”为笔,以“群众参与”为墨,在乡村振兴画卷上勾勒出文明乡风新图景。下一步,梅山镇将继续围绕“十抵制十提倡”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以“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破除陈规积弊,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厚植文明沃土,让梅山大地处处绽放文明之花。(叶夏欣) |
肥西县:青春之歌 筑梦同行肥东县:全链条涵养“好人文化”当地时间清晨,日本北海道东部海域突发6.2级地震我国正推进社会救助相关法律制定工作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为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我国正在研究制定社会救助领域的专门法律这项立法工作旨在构建更加规范、系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框架,重点解决当前救助工作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覆盖不全面等问题据悉,拟制定的法律将明确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救助对象认定标准、救助方式等内容通过立法形式,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社会救助政策进行整合提升,形成统一的法律规范这将有助于确保困难群众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开展立法调研工作,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该法律的出台将为我国社会救助事业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进一步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池州市:“规”出好风景“约”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