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定罪第一案:制作明星淫秽视频判刑5年(附判决书)AI换脸技术滥用首案宣判:技术自由与法律边界的警示2023年9月,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对全国首例AI换脸制作淫秽视频案作出判决,被告人李某因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制作传播明星淫秽视频,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0万元。该案判决书(案号:(2023)浙0106刑初142号)首次明确将AI换脸行为纳入《刑法》第363条"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规制范畴。 一、案件关键数据:从技术参数到量刑标准
二、司法突破:首次将AI生成内容纳入淫秽物品认定本案最大突破在于法院接受了电子数据鉴定报告中的"数字指纹"技术结论,认定AI生成的虚拟形象仍然符合《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淫秽物品"的定义。主审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指出:"技术手段的革新不改变行为本质,当AI合成内容达到足以使公众误认的程度时,即产生与现实影像同等的法律后果。" 三、行业影响:技术伦理与平台责任再审视案件宣判后,国内主要深度学习框架开发商相继发布声明:
四、延伸思考:技术中立性原则的边界中国政法大学网络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指出,本案确立的"技术使用目的论"裁判思路具有标杆意义。判决书第17页明确:"当技术应用明显超越合理使用范围(如影视配音、医疗美容等),直接冲击社会公序良俗时,技术中立抗辩不能成立。" 附:本案关键法律依据
(判决书全文可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文档编号:ZJCPC20230900142) |